皮膚出現可疑色素性皮損是否為黑色素瘤需結合臨床特征綜合判斷。黑色素瘤的典型表現主要有不對稱(chēng)性、邊緣不規則、顏色不均勻、直徑超過(guò)6毫米、短期內快速變化等特征。建議及時(shí)就醫進(jìn)行皮膚鏡或病理檢查確診。
黑色素瘤早期可能表現為平坦或輕微隆起的色素斑,顏色多為黑色或深棕色,但也可呈現紅色、藍色等混合色調。皮損邊緣常呈鋸齒狀或模糊不清,表面可能出現破潰、滲液或結痂。部分患者會(huì )伴隨瘙癢、刺痛等自覺(jué)癥狀。非典型黑色素瘤可能表現為無(wú)色素性結節或類(lèi)似良性痣的外觀(guān)。
需要鑒別的常見(jiàn)良性病變包括色素痣、脂溢性角化病、皮膚纖維瘤等。色素痣通常對稱(chēng)規則且顏色均勻,直徑多小于6毫米,生長(cháng)緩慢。脂溢性角化病表面呈疣狀,質(zhì)地油膩,好發(fā)于中老年人。皮膚纖維瘤多為膚色或淡褐色堅實(shí)丘疹,按壓可出現酒窩征。日光性角化病等癌前病變也可能與早期黑色素瘤混淆。
建議每月進(jìn)行皮膚自檢,使用鏡子觀(guān)察全身皮膚并拍照記錄變化。避免過(guò)度日曬,外出時(shí)做好物理防曬。發(fā)現皮損出現大小、形狀、顏色改變或新發(fā)皮損持續增大時(shí),應盡早就診皮膚科。確診后需根據分期選擇手術(shù)切除、免疫治療等方案,早期治療預后較好。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734次瀏覽
817次瀏覽
759次瀏覽
602次瀏覽
735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