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炎主要表現為下腹痛、陰道分泌物增多、發(fā)熱、異常陰道出血、排尿困難等癥狀。盆腔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,可能涉及子宮、輸卵管、卵巢等生殖器官。
盆腔炎患者常出現持續性下腹痛,疼痛可能為鈍痛或隱痛,活動(dòng)或性交后加重。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或兩側,可能伴隨腰骶部酸痛。下腹痛可能與炎癥刺激盆腔腹膜或組織充血腫脹有關(guān)。急性發(fā)作時(shí)疼痛較劇烈,慢性期則表現為反復隱痛。部分患者可能誤以為是胃腸不適或痛經(jīng)延誤就診。
陰道分泌物量明顯增加是盆腔炎的典型表現,分泌物常呈膿性或黃綠色,可能帶有異味。宮頸分泌物檢查可見(jiàn)大量白細胞,提示存在感染。分泌物性狀改變與病原體類(lèi)型相關(guān),淋病奈瑟菌感染多為膿性分泌物,衣原體感染則可能表現為黏液膿性。分泌物刺激可能導致外陰瘙癢或灼熱感。
急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現發(fā)熱,體溫可達38-39攝氏度,可伴隨寒戰、乏力等全身癥狀。發(fā)熱是機體對感染的免疫反應,提示炎癥程度較重。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僅表現為低熱或體溫正常。發(fā)熱程度與感染范圍相關(guān),輸卵管卵巢膿腫形成時(shí)可能出現高熱。
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月經(jīng)間期出血、性交后出血或經(jīng)量增多等異常子宮出血癥狀。炎癥導致子宮內膜充血水腫時(shí)可能引起不規則脫落。異常出血需與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鑒別。長(cháng)期慢性炎癥可能導致月經(jīng)周期紊亂。
盆腔炎可能刺激膀胱或尿道,導致尿頻、尿急、排尿疼痛等泌尿系統癥狀。嚴重感染可能引起盆腔粘連壓迫輸尿管。排尿癥狀需與泌尿系統感染鑒別,尿常規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。部分患者可能同時(shí)存在泌尿生殖系統混合感染。
盆腔炎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(guò)度勞累和劇烈運動(dòng)。治療期間應禁止性生活,保持會(huì )陰清潔干燥。飲食宜清淡,多攝入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和維生素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急性期可進(jìn)行下腹部熱敷緩解疼痛。嚴格遵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,定期復查評估治療效果。出現持續高熱、劇烈腹痛等癥狀需及時(shí)就醫。
134次瀏覽 2025-11-17
127次瀏覽 2025-11-17
114次瀏覽 2025-11-17
263次瀏覽 2025-03-21
0次瀏覽 2025-11-17
154次瀏覽 2025-11-17
167次瀏覽 2025-11-17
157次瀏覽 2025-11-17
370次瀏覽 2024-09-25
153次瀏覽 2025-11-17
249次瀏覽 2025-11-17
132次瀏覽 2025-11-17
284次瀏覽 2025-11-17
0次瀏覽 2025-11-17
139次瀏覽 2025-11-17
114次瀏覽 2025-11-17
0次瀏覽 2025-11-17
131次瀏覽 2025-11-17
95次瀏覽 2025-11-17
113次瀏覽 2025-11-17
162次瀏覽 2025-11-17
191次瀏覽 2025-11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