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炎患者可通過(guò)適量飲用紅茶、大麥茶、陳皮茶、桂花茶、姜棗茶等茶飲輔助調養。胃炎通常由幽門(mén)螺桿菌感染、藥物刺激、飲食不當、精神壓力、膽汁反流等因素引起,表現為上腹疼痛、飽脹、噯氣、惡心、食欲減退等癥狀。
紅茶屬于全發(fā)酵茶,茶多酚含量較低,對胃腸黏膜刺激性較小。紅茶中的茶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,有助于減輕胃黏膜炎癥反應。胃炎患者飲用時(shí)可選擇淡茶湯,避免空腹飲用,每日1-2杯為宜。合并貧血者應注意紅茶可能影響鐵吸收,建議與補鐵藥物間隔2小時(shí)服用。
大麥茶不含咖啡因與茶堿,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,能促進(jìn)胃腸蠕動(dòng)并保護胃黏膜。炒制后的大麥含有吡嗪類(lèi)化合物,可幫助緩解胃部脹氣。建議將大麥炒至焦黃后沖泡,飲用時(shí)溫度控制在40-50℃,急性胃炎發(fā)作期可替代日常飲水。
陳皮中的揮發(fā)油和橙皮苷能促進(jìn)胃液分泌,改善消化功能,對胃酸不足型胃炎尤為適宜。建議選用貯存三年以上的陳皮,每次取3-5克沸水沖泡,胃食管反流患者應避免飯后立即飲用。陳皮與山楂配伍可增強消食效果,但胃潰瘍患者慎用。
桂花所含的紫羅蘭酮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能緩解胃痙攣引起的疼痛。桂花茶芳香醒脾,對精神因素誘發(fā)的功能性胃炎有幫助??扇「晒鸹?克加蜂蜜調味,陰虛內熱者需控制飲用頻率。合并幽門(mén)螺桿菌感染時(shí)需配合藥物治療。
生姜中的姜烯酚可抑制胃酸過(guò)度分泌,紅棗提供多種氨基酸和環(huán)磷酸腺苷,共同發(fā)揮溫中養胃功效。建議取生姜2片、紅棗3枚煮水飲用,適合胃寒型胃炎患者。但陰虛火旺或急性胃黏膜損傷期應禁用,糖尿病患者需減少紅棗用量。
胃炎患者選擇茶飲時(shí)需根據具體證型調整,萎縮性胃炎宜選陳皮茶等促進(jìn)消化的茶飲,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應避免薄荷茶等松弛賁門(mén)括約肌的品種。所有茶飲溫度均應保持溫熱,避免超過(guò)65℃以防黏膜燙傷。日常需配合少食多餐、細嚼慢咽等飲食原則,合并幽門(mén)螺桿菌感染或持續疼痛者應及時(shí)進(jìn)行胃鏡檢查與規范治療。
51342次播放 2021-10-15
95385次播放 2021-05-10
65979次瀏覽
60789次瀏覽
48766次瀏覽
58176次瀏覽
62194次瀏覽
60227次播放 2019-11-13
57574次播放 2019-07-30
57375次播放 2019-07-26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59次瀏覽 2025-07-15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676次瀏覽 2024-01-05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0次瀏覽 2025-10-31
710次瀏覽
429次瀏覽
736次瀏覽
638次瀏覽
541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