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炎可通過(guò)臥床休息、藥物治療、免疫調節治療、機械循環(huán)支持、心臟移植等方式治療。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反應、藥物毒性、細菌感染、物理?yè)p傷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期需嚴格臥床休息3-6個(gè)月,減輕心臟負荷。避免任何體力活動(dòng),包括如廁、進(jìn)食等日?;顒?dòng)均需他人協(xié)助。保持環(huán)境安靜,限制探視,避免情緒波動(dòng)?;謴推诳芍饾u增加活動(dòng)量,但需監測心率、血壓等指標,出現心悸、氣促等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(dòng)。
病毒性心肌炎可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片、阿昔洛韋片等抗病毒藥物。暴發(fā)性心肌炎需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。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呋塞米片減輕水腫,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控制心率。合并心律失常者需用鹽酸胺碘酮片。所有藥物均需在心電監護下使用,注意觀(guān)察有無(wú)低血壓、電解質(zhì)紊亂等不良反應。
重癥患者可采用糖皮質(zhì)激素沖擊治療,如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。自身免疫性心肌炎需長(cháng)期口服醋酸潑尼松片,聯(lián)合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劑。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測淋巴細胞亞群、免疫球蛋白水平,預防機會(huì )性感染。突然停藥可能導致病情反跳,須嚴格遵循醫囑調整劑量。
心源性休克患者需立即植入主動(dòng)脈內球囊反搏裝置。難治性心力衰竭可考慮體外膜肺氧合支持,維持重要器官灌注。心室輔助裝置適用于等待心臟移植的過(guò)渡期治療。所有有創(chuàng )操作均需在重癥監護病房進(jìn)行,密切監測凝血功能、血流動(dòng)力學(xué)指標,預防血栓、出血、感染等并發(fā)癥。
終末期心肌炎患者若符合移植標準,可列入心臟移植等待名單。術(shù)前需完善人類(lèi)白細胞抗原配型、群體反應性抗體檢測等評估。術(shù)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膠囊、嗎替麥考酚酯膠囊等抗排斥藥物,定期進(jìn)行心內膜活檢監測排斥反應。移植后5年存活率可達70%,但存在供體短缺、費用高昂等問(wèn)題。
心肌炎患者應保持低鹽飲食,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(guò)3克?;謴推诳蛇M(jìn)行呼吸訓練、四肢被動(dòng)活動(dòng)等康復鍛煉,但運動(dòng)強度須控制在心率增幅不超過(guò)靜息狀態(tài)20次/分鐘。建議隨身攜帶急救卡,注明病情和用藥信息。定期復查心電圖、心臟超聲、心肌酶譜等指標,出現胸悶、夜間陣發(fā)性呼吸困難等癥狀需立即就醫。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呼吸道感染,流感季節前接種疫苗。
174次瀏覽 2025-03-21
61次瀏覽 2025-11-01
0次瀏覽 2025-11-01
119次瀏覽 2025-11-01
118次瀏覽 2025-11-01
73次瀏覽 2025-11-01
181次瀏覽 2025-11-01
154次瀏覽 2025-11-01
166次瀏覽 2025-11-01
115次瀏覽 2025-11-01
77次瀏覽 2025-11-01
119次瀏覽 2025-11-01
262次瀏覽 2025-11-01
94次瀏覽 2025-11-01
67次瀏覽 2025-11-01
63次瀏覽 2025-11-01
93次瀏覽 2025-11-01
80次瀏覽 2025-11-01
0次瀏覽 2025-11-01
187次瀏覽 2025-07-15
216次瀏覽 2025-11-01
183次瀏覽 2025-11-01
683次瀏覽
560次瀏覽
740次瀏覽
694次瀏覽
496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