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囊炎可通過(guò)局部清潔消毒、外用抗生素藥膏、口服抗生素、光療及手術(shù)引流等方式治療。毛囊炎通常由細菌感染、真菌感染、皮膚損傷、毛囊堵塞或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。
使用碘伏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對患處進(jìn)行消毒,每日重復進(jìn)行2-3次,有助于清除病原體并預防感染擴散。避免用手擠壓患處,防止炎癥加重。
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可直接涂抹于紅腫區域,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(jiàn)致病菌繁殖。用藥前需清潔皮膚,療程通常持續5-7天。
頭孢氨芐膠囊或多西環(huán)素片適用于范圍較大或伴有發(fā)熱的細菌性毛囊炎。用藥期間須觀(guān)察是否出現胃腸不適等不良反應,禁止飲酒。
紅藍光照射能殺滅痤瘡丙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,減輕炎癥反應。每周治療2-3次,需注意保護眼睛免受強光刺激。
對已形成膿腫的頑固性毛囊炎,需在無(wú)菌條件下切開(kāi)排膿,術(shù)后配合抗生素治療。糖尿病患者應加強血糖監測以防感染惡化。
日常應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(zhì)衣物,避免使用油膩護膚品。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,適量補充維生素A和鋅有助于皮膚修復。出現多發(fā)膿皰或發(fā)熱癥狀時(shí)須及時(shí)就醫,不可自行使用激素類(lèi)藥膏。洗澡時(shí)水溫不宜過(guò)高,沐浴后及時(shí)擦干皮膚褶皺部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6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5次瀏覽 2024-01-0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3次瀏覽 2025-03-2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4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2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1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6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3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次瀏覽 2025-11-01
            788次瀏覽
            783次瀏覽
            707次瀏覽
            652次瀏覽
            652次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