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平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良性贅生物,主要表現為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扁平丘疹,好發(fā)于面部和手背。扁平疣具有傳染性,可能通過(guò)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,常見(jiàn)于青少年和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人乳頭瘤病毒通過(guò)皮膚微小破損侵入表皮細胞,導致局部角質(zhì)形成細胞異常增殖。典型皮損為膚色或淡褐色扁平丘疹,表面光滑質(zhì)地堅硬,多呈圓形或橢圓形,常因搔抓形成線(xiàn)狀排列的皮損。部分患者可能伴隨輕微瘙癢,但多數無(wú)自覺(jué)癥狀。病程可持續數月到數年,少數可能自行消退。
免疫力下降是主要誘發(fā)因素,如長(cháng)期熬夜、壓力過(guò)大或患有慢性疾病。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時(shí)更易感染,如頻繁去角質(zhì)或外傷后未及時(shí)處理。糖尿病患者和器官移植術(shù)后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感染風(fēng)險較高。兒童因免疫系統未完善也較易發(fā)病。
臨床診斷主要依據典型皮損特征,必要時(shí)可通過(guò)皮膚鏡或病理檢查確診。需與汗管瘤、脂溢性角化病等皮膚疾病鑒別。治療可選擇冷凍治療、激光治療等物理方法破壞疣體,或外用維A酸乳膏、咪喹莫特乳膏等藥物調節局部免疫反應。頑固性疣體可考慮光動(dòng)力治療。
預防需注意避免搔抓患處,防止自身接種傳播。保持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。公共場(chǎng)所避免共用毛巾等個(gè)人物品,皮膚出現破損應及時(shí)消毒處理。皮損持續增多或出現紅腫疼痛時(shí)應及時(shí)就醫,不建議自行使用腐蝕性藥物處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1次瀏覽 2024-09-2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次瀏覽 2025-07-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4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6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1次瀏覽 2025-11-03
110次瀏覽 2025-11-03
220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2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9次瀏覽 2025-11-03
1341次瀏覽 2025-11-03
458次瀏覽 2025-11-03
159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8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3
333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次瀏覽 2025-11-03
            567次瀏覽
            570次瀏覽
            834次瀏覽
            648次瀏覽
            638次瀏覽